F-35闪电II战斗机
2
3
Subscribe
F-35“闪电II”是由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设计及生产之单座单发动机的多用途战机,为全球最多国家引进的第五代战斗机
Talkie List

苏-7战斗轰炸机

41
11
苏-7战斗机(俄文:Сухой Су-7)是苏联苏霍伊飞机设计局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研制的一种后掠翼喷气式战斗轰炸机。是20世纪60-70年代苏联空军与华约国家空军的主要装备之一。北约代号装配匠-A(Fitter-A)。 苏-7 Су-7 北约代号: 装配匠-A (Fitter-A) 摄于1991年,波兰空军苏-7BKL。 概观 类型 战斗轰炸机 首飞 1955年9月7日 服役 1959年 退役 1986年(苏联空军) 设计 苏霍伊设计局 生产 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加加林飞机制造厂 产量 1847架(出口691架) 主要用户 苏联 印度 古巴 越南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衍生机型 苏-9拦截机 - 装配匠-B 苏-11战斗机 - 捕鱼笼-C 苏-17/20/22 攻击机 - 装配匠 技术数据 长度 16.80米(55英尺1英寸) 翼展 9.31米(30英尺7英寸) 高度 4.99米(16英尺4英寸) 翼面积 34.00米2(平方米)(366.00呎2(平方呎)) 空重 8,940公斤(19,710磅) 正常起飞重量 13,570公斤(29,915磅) 最大起飞重量 15,210公斤(33,530磅) 发动机 1具留里卡设计局 AL-7F-1涡轮喷射发动机 推力 单台最大军用推力 66.6千牛(14,980磅力) 单台最大后然推力 94.1千牛(22,150磅力) 性能数据 最大速度 高空: 2,150km/hr(1.74马赫) 海平面: 1,150km/hr(0.94马赫) 爬升率 海平面爬升率:160米/秒 实用升限 17,600米 最大航程 4000公里 作战半径 1,650公里 翼负荷 434.8公斤/米2(公斤每平方米) 推重比 0.71 武器装备 机炮 两门NR-30机炮(单门备弹70发) 火箭 UB-16-57U火箭巢发射S-5航空火箭弹 导弹 空对空导弹: K-13M短程空对空导弹 R-60短程空对空导弹 R-73A短程空对空导弹 空对地导弹: Kh-25ML空对地导弹 Kh-29空对地导弹 Kh-27反辐射导弹 Kh-58反辐射导弹 炸弹 FAB-250/500/750航空炸弹
Follow

BREM-1装甲抢修车

27
2
获得列宁勋章和红旗勋章的坎捷米罗夫卡第4近卫坦克师[9](俄语:4-я гвардейская танковая Кантемировская дивизия имени Ю. В. Андропова,罗马化:4-ya gvardeyskaya tankovaya Kantemirovskaya diviziya imeni YU. V. Andropova,直译:“以Y. V. 安德罗波夫命名的第4近卫坎捷米罗夫卡坦克师”),简称第4近卫坦克师[10]或近卫第4坦克师[11],是隶属俄罗斯陆军的精锐近卫师。 第4近卫坦克师 4-я гвардейская танковая Кантемировская дивизия имени Ю. В. Андропова 第4近卫坦克师的标志 第4近卫坦克师的标志 存在时期 1942–2010年 2013年– 国家或地区 俄罗斯 部门 俄罗斯陆军 种类 装甲部队 规模 12000–14000人[来源请求] 直属 西部军区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 驻军/总部 莫斯科州纳罗-福明斯克 别称 坎捷米罗夫卡师 冠名自 尤里·安德罗波夫 装备 T-80U主战坦克[1]、T-80UYe-1主战坦克[2]、2S1自行榴弹炮[3]、2B11迫击炮[4]、2S19自行火炮[1]、BMP-2步兵战车[3]、BTR-82А步兵战车[5]、BM-27火箭炮[6]、BM-21火箭炮[1]、龙卷风G型火箭炮[7]、9K35箭-10[8]、SA-15导弹[2]、GAZ猛虎车、BREM-1装甲抢修车、P-240TMN货车、R-142N战斗指挥车、R-166通信车[8] 参与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93年俄罗斯宪政危机 第一次车臣战争 俄罗斯入侵格鲁吉亚 第二次车臣战争 科索沃战争 乌俄战争 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苏梅战役 奥赫蒂尔卡之战 特罗斯佳涅茨战役 哈尔科夫战役 嘉奖 列宁勋章 列宁勋章 红旗勋章 红旗勋章 战斗荣誉 坎捷米罗夫卡 指挥官 现任指挥官 叶夫根尼·尼古拉耶维奇·朱拉夫廖夫上校 标识 佩章 该师是西部军区的一支重要部队,部队代号为19612。该师总部设在莫斯科州的纳罗-福明斯克,距离莫斯科约70千米(43英里)。在2022年全面爆发的乌俄战争中,该师在战争开始阶段负责自乌克兰苏梅州向首都基辅发动突击。结果遭乌军第93机械化旅等部队迫退,被摧毁缴获大量装备[12]。
Follow

歼-20

13
0
概观 类型 第五代隐身制空战斗机[1][2][3][4] 代号 威龙 乘员 1人或2人 首飞 2011年1月11日12点50分[5][6][7] 服役 2016年12月12日[8] 设计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(611所) 生产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 产量 超过300架 (2024年中)[9] 单位造价 1.1亿美元(2018年)[10] 现况 服役中 主要用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衍生机型 歼-20S、歼-20A 技术数据 长度 21.2米(70英尺)[11] 翼展 13.01米(42.7英尺)[11] 高度 4.69米(15.4英尺)[11] 翼面积 73平方米(790平方英尺) 空重 17,000千克(37,000英磅)[12] 负载重量 11,000千克(24,000英磅)[12] 正常起飞重量 25,000千克(55,000英磅)[12] 最大起飞重量 37,000千克(82,000英磅)[12] 发动机 AL-31FM2×2(原型机) 涡扇-10C×2(过渡型) 涡扇-15×2(测试中) 推力 最大军用推力:86.3kN/89.17kN/105kN 最大后燃推力:142kN/147kN/156kN 性能数据 最大速度 2126公里/小时(2.0马赫)[11][a] 巡航速度 ≥1600公里/小时(1.5马赫) 实用升限 20,000米(66,000英尺) 最大航程 5,500千米(3,400英里)[12] 作战半径 2,000千米(1,200英里)[13] 翼负荷 353千克/平方米 滑跑距离 700米(2,300英尺) 武器装备 导弹 霹雳-10近距空空导弹 霹雳-12中距空空导弹 霹雳-15远距空空导弹 霹雳-21远距空空多脉冲导弹 (极限挂载14枚霹雳-15) 炸弹 雷石-6精确制导炸弹 其他 红外曳光箔条干扰弹
Follow